這是一個關於顧爾德的音樂劇場

甚麼是顧爾德音樂劇場?
顧爾德計畫 = 鋼琴、手風琴、吉他現場演奏的音樂 + 呢喃吟唱的文字詩句 + 數位聲音工程營造的音樂與音效 + 多媒體影像 = 一個具實驗性的對位式聲音劇場
相信很多朋友也許還未曾接觸過這類領域的演出。
會是一個很有趣且讓您感到印象深刻
在心中,
在腦海裡


現場錄下開場前與演出中觀眾和現場環境的聲音,立刻經由聲音工程變成演出中的聲音素材
所以觀眾自己的聲音也會成為演出的一部份

你,妳,我,他,她
都會是演出的一角
也許我們見過面,也許我們從未相識
但,我們會一同經歷一段故事
留下一點足跡


是不是相當有趣?

推推推~
欲購票從速


想多了解演出內容http://g-plan.co.cc


好的演出,不要錯過了!














顧爾德計畫》:一首音樂與話語的對位賦格,一場關於顧爾德的實驗演出。

演出人員

對角線樂團      ∣ 謝杰庭 ∣ 鋼琴、手風琴
對角線樂團      ∣ 黃廷昭 ∣ 吉他
神秘失控人聲樂團∣ 陳午明 ∣ 人聲
交大音樂科技所  ∣ 林士涵 ∣ 聲音工程

演出資訊

7/18 20:00∣花蓮璞石咖啡           ∣票價200 ∣璞石免費座談:靜默的賦格—聽見顧爾德的孤獨(7/6 15:00)
7/26 20:00∣台北信義誠品六樓視聽室 ∣票價350 學生票300
購票地點  ∣誠品音樂館 信義店或敦南店 ∣ 璞石咖啡(03-3845968)
購票與節目洽詢 ∣ 02-27045391 ∣
hainchen@gmail.com
官方網站  ∣http://g-plan.co.cc

誠品音樂館的售票連結http://blog.eslite.com/xinyi_music/archives/248




「在你穿越進霧的邊緣時,聲音逐漸在你周遭層疊累積。然而他們卻是靜止
的,像是被放逐般,無法移動...」
— Gleen Gould

1955年6月,一位在烈日下穿戴大衣與露指手套、手提著椅凳的年輕鋼琴家走進了紐約
東13街207號的錄音室。他隨身帶著礦泉水與許多藥罐,準備要錄製巴赫(J.S.Bach)的
《郭德堡變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

葛倫‧顧爾德(Glenn Gould, 1932-1982),備受爭議的加拿大鋼琴家。

他總是在演奏時坐在他那張過矮的椅凳上,錄音師苦惱於他的隨意唱和,觀眾則常被
他誇張又怪異的姿勢所驚嚇。

然而,他詮釋的《郭德堡變奏曲》傳達出的生命力,卻深刻地感動無數人。

在他死後至今的25年間,人們不斷談論他、追問他的一切……

而在這座海島上聆聽著他的我們,想問他的錄音、他的廣播作品,想問他的北方、問他
的孤獨,並且想與你,共同層疊拼湊出只屬於我們自身的答案。

於是,在2008年7月,我們啟動《顧爾德計畫》

70年代,顧爾德錄製了名為《孤獨三部曲》(Solitude Trilogy)的廣播作品。他訪問曾
經到過北方以及在紐芬蘭島上的居民們,聽他們談論自身的孤獨,然後將他們的聲音層
層疊疊地剪接在一起而成為了一種含有音樂對位概念的廣播錄音。聽著這些人們說話,
彷彿自己也坐上前往北方的火車、也到了大海中的島上,在孤獨的冷冽裡卻透著溫暖,
像是顧爾德的觸鍵一般……

《顧爾德計畫》以《孤獨三部曲》的廣播對位概念為基礎,結合鋼琴、手風琴、吉他現
場演奏的原創樂曲、聲音工程構築的深沉樂音以及飄盪散落其間的詩句絮語和吟唱、同
時截取《孤獨三部曲》罕見錄音片段播放,並即時錄製觀眾場音再透過聲音工程技術現
場立即製作成為聲音素材,加上多媒體影像,共同拼貼交錯,對位出一個用你我的聲音
敘事、用你我的聲音追尋顧爾德的實驗性劇場。

在這場聲音的實驗裡,我們試圖轉譯、詮釋顧爾德,探問著他,也探問著,你我自身的
孤獨。


參考音樂欣賞:

對角線樂團 ∣ 〈窗〉 ∣ http://tw.streetvoice.com/music/user-song.asp?au=36968
對角線樂團 ∣ 〈14〉 ∣ http://tw.streetvoice.com/music/user-song.asp?au=3695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ic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