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聖嚴法師






許好願、做好事、轉好運,是聖嚴法師為法鼓山2008年定下的主題,2006年台灣自殺嚴重攀升,聖嚴法師站出來,籲人愛惜生命。「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多想兩分鐘,你可以不必自殺,還有許多的活路可走。」雖然不在意個人生死,聖嚴法師尊重生命。長期推動自殺防治,他置身高處差一步就墜落的畫面,令人發省。聖嚴不只提出「心五四運動」、分享紓壓的方法,還時常開「心靈處方」。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是佛教中第一個取得博士學位者,從小出家,但念念不忘讀書,軍涯時期只要有空就會自修。取得博士學位後,到世界各地宣揚佛法,陸續創辦「法鼓山」等各個佛學研究聖地,一九九八年被天下雜誌譽為「四百年來對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人士」之一。聖嚴法師的「好學」世人熟知。出生在江蘇省南通縣小農村,十三歲出家,為了求學兼修習佛法,民國卅六年到上海靜安寺佛學院當一名插班的學僧。

民國六十年,投身軍旅期間,一有空便自修,也在各當代文藝期刊發表文章。民國七十一年退伍後,法師二度出家,不久後到高雄美濃鎮廣林里山區「大雄山朝元寺」閉關進修六年,期間完成《比較宗教學》、《戒律學綱要》、《正信的佛教》等九本代表性著作。其中十九萬字的《戒律學綱要》對佛教的皈依、齋戒等有獨到見解,成為國內外著名的戒律學教材。

民國八十年法師六十一歲,在沒有任何援助下,隻身到東京立正大學佛教部辦理入學登記,兩年後取得文學碩士學位,又花四年取得文學博士學位,成了我國第一位有博士學歷的出家人。

「佛法是這麼好,可是誤解它的人是那麼多,而真正瞭解和接受的人是那麼少。」小沙彌時期的聖嚴法師就已立定志向要以宣揚佛法為終生職志,從軍之初曾聲明「原來我是和尚,將來還要作和尚!」從戎期間對佛法的鑽研也不曾間斷。完成博士學位後,法師隨即赴美弘法,民國九十年在美國創立「東初禪寺」,此後便到世界各地宣揚佛法。

民國九十年,聖嚴法師在金山創辦「法鼓山」,此後又陸續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僧伽大學」、「法鼓山社會大學」、「法鼓佛教學院」等,推廣佛教教育不遺餘力。在高等教育界推廣佛法,聖嚴法師也著重用現代人的語言闡釋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提供現代人具體可行的觀念與方法,獲社會各界人士響應。

聖嚴法師著作豐富,闡釋佛法不侷限佛教本身,精讀有關基督教的中西著作,對佛教與基督教若干重要問題發表文章論述;各種佛教流派包括天台、華嚴、唯識、禪、淨土等也都有著述。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等。


叮囑後事 不發訃聞要簡約


聖嚴法師遺言要求身後事務必簡約,靈堂只掛一幅輓額「寂滅為樂」,懇辭花與輓聯,並強調不可辦成喪事,而是一場莊嚴的佛事,遺言最後並加附偈語:「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聖嚴是禪宗曹洞宗的50代傳人、臨濟宗的57代傳人,也是一位農家子弟的文學博士。法鼓山提倡全面教育,落實整體關懷。因為對於禪修的鑿力頗深,國內外許多人都把聖嚴法師當成禪師。聖嚴法師開示的「108條自在語」更是許多人的心靈支柱。

 


 



  我的母親近十年來一直是聖嚴法師的俗世弟子,從小我雖然總是跟著母親過年去些地方拜拜,卻從未真正的領略佛法。何其固執的我,總是不因為旁人所左右我對於宗教信仰的思考,存在我心中的唯一想法,要向善;宗教就是要帶領你前往好的方向走去。我認為宗教只要是正面都是好,身旁的好友們許多都是基督教徒,我認為她們活的開心又健康,所以我覺得基督教也很好。我的唐老師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我從她身上學得很多,也欽佩她對於天主的奉獻與熱情,活得有依靠有寄託,我認為天主教也很好!
  照理來說我應該是佛教徒,因為媽媽是。但我知道我從來都不是,不是拿著香拜拜就是佛教徒-這是我的看法。我不願意只是成為一個念佛的機器,口中駕而就輕的可以念出阿彌陀佛經,觀世音菩薩,對於生活,對於周遭與你相處的人,卻還是依舊的苛刻。遇到糟糕的歹事就無法控制的大發脾氣問候對方祖宗十八代,勤快的捐錢,就吝嗇對身旁他人的付出。我相信,所有的一切不會因為你到了香火鼎盛的某一個寺廟祈求或者祭拜,就會心想事成。
  而我卻可以領會聖嚴法師的佛法講述,不是一些空無的道理,而是融入在你的現代生活當中,他提出的種種非常精鍊簡單的概念,以及進一步如何具體實踐的心得。我發現相當的實際,卻很受用,這不再是一種空講,也不會是一頭霧水的所謂"佛法哲理"。凡事講求道理,我得感覺到它是實際上真的可以體現在生活上的,我才有辦法接受。法師圓寂了,我仔細在網路上閱讀相關的文章與報導,見到一文章說到,在聖嚴法師拍攝幾隻代言"防治自殺"的CF時,負責的是一位天主教徒女孩,她記得當時的聖嚴法師對她說,天主教也很好!一個天主教女孩與一個法師一起為社會做公益,而不是盲目的批評其他的宗教不是,這是用我這讀書人的一般常識下,所可以接受的是非道理,不輕易盲從。我說:這我可以接受,我信服。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當你遇見一些事時,你不要逃避,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對它,然後你必須接受那已成的事實,好好的處理它,處理完後,不要讓它佔據你的心,必須放下。這簡單的四句話,是我認為聖嚴師父從禪修心得體現到面對人生苦難的所有智慧應用之中,最饒益人們,同時也是最精彩動人的敘述。遇上任何事情,我都可以從中得到啟發,有所幫助。
  那些他所做的廣大事蹟,我相信不需要我言喻,goole一下都查的到,只想要與你們分享這些受用無窮的開示,在身處於這麼經濟蕭條的時期中,唯有心安才會快樂。有很多無法控制的問題,也只能靠想法與心去走過一切,心安平安


送上「108條自在語



◎提昇品格

1.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知恩報恩為先,利人便是利己。

3.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

4.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5.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

6.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

7.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8.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

9.識人識己識進退,時時身心平安;知福惜福多培福,處處廣結善緣。

10.提得起放得下,年年吉祥如意;用智慧種福田,日日都是好日。

11.身心常放鬆,逢人面帶笑;放鬆能使我們身心健康,帶笑容易增進彼此友誼。

12.話到口邊想一想,講話之前慢半拍。不是不說,而是要惜言慎語。

13.在生活中,不妨養成:「能有,很好;沒有,也沒關係」的想法,便能轉苦為樂,便會比較自在了。

14.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業。

15.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

16.四感:感恩、感謝、感化、感動。

17.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18.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

19.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20.感恩能使我們成長,報恩能助我們成就。

21.感謝給我們機會,順境、逆境,皆是恩人。

22.遇到好事,要隨喜、讚歎、鼓勵,並且虛心學習。

23.少批評、多讚美,是避免造口業的好方法。

24.平常心就是最自在、最愉快的心。

25.踏實地走一步路,勝過說一百句空洞的漂亮語。

26.知道自己的缺點愈多,成長的速度愈快,對自己的信心也就愈堅定。

27.多聽多看少說話,快手快腳慢用錢。

28.唯有體驗了艱苦的境遇,才會有精進奮發的心。

29.踏踏實實做人,心胸要廣大;穩穩當當做事,著眼宜深遠。


◎享受工作

30.忙而不亂,累而不疲。

31.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32.「忙」沒關係,不「煩」就好。

33.工作要趕不要急,身心要鬆不要緊。

34.應該忙中有序的趕工作,不要緊張兮兮的搶時間。

35.不要以富貴貧賤論成敗得失,只要能盡心盡力來自利利人。

36.任勞者必堪任怨,任事者必遭批評。怨言之下有慈忍,批評之中藏金玉。

37.隨遇而安,隨緣奉獻。

38.成功的三部曲是:隨順因緣、把握因緣、創造因緣。

39.見有機緣宜把握,沒有機緣要營造,機緣未熟不強求。

40.人生的起起落落,都是成長的經驗。

41.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關懷人。

42.以智慧時時修正偏差,以慈悲處處給人方便。

43.慈悲心愈重,智慧愈高,煩惱也就愈少。

44.面對許多的情況,只管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對待人,而不擔心自己的利害得失,就不會有煩惱了。

45.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

46.大鴨游出大路,小鴨游出小路,不游就沒有路。

47.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

48.「精進」不等於拼命,而是努力不懈。

49.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成敗得失都不會引起心情的波動,那就是自在解脫的大智慧。

50.給人方便等於給自己方便。

51.甘願吃明虧,是仁者;受辱吃暗虧,是愚蠢。

52.壓力通常來自對身外事物過於在意,同時也過於在意他人的評斷。

53.用感恩的心、用報恩的心,來做服務的工作,便不會感到倦怠與疲累。

54.隨時隨地心存感激,以財力、體力、智慧、心力、來做一切的奉獻。

◎平安人生

55.生命的意義是為了服務,生活的價值是為了奉獻。

56.人生的目標,是來受報、還願、發願的。

57.人的價值,不在壽命的長短,而在貢獻的大小。

58.過去已成虛幻,未來尚是夢想,把握現在最重要。

59.不用牽掛過去,不必擔心未來,踏實於現在,就與過去和未來同在。

60.智慧,不是知識、不是經驗、不是思辯,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態度。

61.積極人生,謙虛滿分;自我愈大,不安愈多。

62.上等人安心於道,中等人安心於事,下等人安心於名利物欲。

63.你是有那些身分的人,就應該做那些身分的事。

64.在安定和諧中、把握精彩的今天,走出新鮮的明天。

65.擔心,是多餘的折磨;用心,是安全的動力。

66.財富如流水,布施如挖井。井愈深,水愈多;布施的愈多,財富則愈大。

67.面對生活,要有「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

68.只要還有一口呼吸在,就有無限的希望,就是最大的財富。

69.救苦救難的是菩薩,受苦受難的是大菩薩。

70.超越生老病苦三原則:活得快樂、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

71.超越死亡三原則:不要尋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

72.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而是一件莊嚴的佛事。

73.每一個孩子,都是幫助父母成長的小菩薩。

74.對青少年,要關心不要擔心,要誘導不要控制,用商量不用權威。

75.愛你的孩子,與其擔心,不如祝福吧。

76.夫妻是倫理的關係,不是「論理」的關係。

77.現在所得的,是過去所造的,未來所得的,是現在所做的。

78.眼光,是你的智慧;運氣,是你的福德。

79.喜愛的就想佔有,討厭的就會排斥,患得患失,煩惱就來了。

80.經常少欲知足的人,才是無虞匱乏的富人。

81.心不平安是真正的苦,身體的病痛不一定是苦。

82.明知心不平安是苦事,就趕快以持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來安心吧。

83.現在擁有的,就是最好的。擁有再多也無法滿足,就等於是窮人。

84.不要用壓抑來控制情緒,最好用觀想、用佛號、用祈禱,來化解情緒。

◎幸福人間

85.好話大家說,好事大家做,好運大家轉。

86.大家說好話,大家做好事,大家轉好運。

87.每人每天多說一句好語,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會成為一個大大的好。

88.急須要做,正要人做的事,我來吧。

89.我和人和,心和口和,歡歡喜喜有幸福。

90.內和外和,因和緣和,平平安安真自在。

91.自求心安就有平安,關懷他人就有幸福。

92.人品等於財富,奉獻等於積蓄。

93.奉獻即是修行,安心即是成就。

94.擁有的多,不一定讓人滿足;擁有的少,不一定讓人貧乏。

95.能不亂丟垃圾,隨時清撿垃圾,都是做的功德。

96.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樂,時時處處助人利己,時時處處你最幸福。

97.若希望人際關係相處得好,就要把心量放大,多接納人,多包容人。

98.只要自己的心態改變,環境也會跟著改變,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99.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需要溝通,溝通不成則妥協,妥協不成時,你就原諒和容忍他吧。

100.大的要包容小的,小的要諒解大的。

101.以全心全力關懷家庭,用整體生命投入事業。

102.戒貪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布施、多奉獻、多與人分享。

103.包容別人時,雙方的問題就解決了。

104.學佛的人,有兩大任務:莊嚴國土,成熟眾生。

105.要做無底的垃圾桶,要學無塵的反射鏡。

106.煩惱消歸自心就有智慧,利益分享他人便是慈悲。

107.用慚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108.淨化人心,少欲知足,淨化社會,關懷他人。


以上內容摘自http://laukei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091574
以及圖片摘自http://blog.udn.com/powerecho/2615287王尚智



祝大家
2009平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ic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