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觀察自己
真的要比較起來
我還是真的比較愛Musical
腦中一直在想著回台灣要來開一場音樂會
當然,我完全沒有在想有觀實際,硬體,以及資金上的任何困境
只是想著那些多麼令人感動震撼的音樂
可以帶給喜歡音樂劇的朋友那麼些衝擊與感受!
前天
在惱人的學校生活中
還是會發生幸運的事情
我得到機會可以免費去看"Juno"的dressing rehearsal.
一來,來紐約倒是還未見到所謂的彩排
演出前演出單位還安排了一場座談會
邀請研究Irish作家的專門教授來參與座談
上了一整天的課,還得安安靜靜的坐在那邊聽一整場嚴肅的座談
事實上真是有點惱人!
強打精神,為了賺點知識...
簡單說來
"Juno"的故事是有關戰爭,官方與人民,人性與價值觀的赤裸呈現
晚上的演出,很妙
他們只花了十次的排練完成一齣音樂劇
其中兒子因為戰爭斷了手臂(真正的故事本是斷了一隻腳,但有舞蹈所以改成斷了一隻手臂)
這段相當精彩!因為芭蕾舞者精湛的舞技
不因為少了隻手臂
(把手臂藏在衣服內,學跳舞的就知道,要單腳轉圈有多麼難,畢竟肩膀還有手臂也是幫助轉圈的一的重要因素..當然我很遜平衡很差!)
他一樣漂漂亮亮的轉了好幾圈
男生的芭蕾力度以及美感真的相當漂亮,
另外他們是帶著本上台的
本子融入在角色中
所以不會因為角色低頭看著本而有所障礙
也不會因為本而讓角色不完整
基本上我本身就不會太喜歡"Juno"的音樂
但還是相當有看頭
這樣子的呈現
會上演兩周左右
然後再評估是否上百老匯
十次左右的排練
實在相當有效率!
畢竟還是百老匯啊...
另外
我認真的又看了一次國王與我 "The King and I"的電影版

這真是令人回味的版本
就算有多少個人批評尤伯連納(Yul Brynner)光頭國王的霸道蠻橫詮釋
但我很愛,至少我認為沒有人可以取代
蠻橫但可愛有特別的風格
Richard Rogers& Hammestein II 的音樂讓我跟著故事遨遊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陳瑋志與陳芸芸"著的音樂史記書
裡面有很豐富的介紹
當我看完偷偷擦乾了眼淚
在圖書館很怕被別人笑
重新再拿起譜
讓我更容易用character particulation去詮釋
Lady Thiang與我的結合
讓我可以透過欣賞這部片而產生共鳴
"Somthing wonderful" !